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台灣TS標章/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透過我們的服務,協助客戶滿足各國安規的需求,進而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及競爭力,將產品行銷至國際。
博翔科技有限公司在各大經濟體系的安全認證規範已擁有了十餘年的經驗與經歷,瞭解著安全技術與設計在認證過程的困難點
藉此Protect & Safe 秉著提供更方便更完善的認證與產品給您,
並提供CE認證、TS認證、MD認證、LVD認證、EMC認證、UL認證、NRTL認證、SEMI認證、CB認證、PSE認證、CCC認證、ASME認證、CNS認證、NFPA認證、510K認證等服務,邀請您一起邁向世界的安全技術頂端
博翔團隊核心成員出身法人中心,相較國內其他安全檢測驗證同業,博翔的強項在於成員經驗豐富,輔導過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及能為客戶提供從產品查驗、測試、驗貨與取得國外安全認證的一條龍式全方位解決方案
甚至該公司已自行開發出安全護罩、安全模組多項安全元件,期能協助客戶在兼顧「品質、安全、交期與成本」等考量下,提升其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並且擁有最完善的設備整改服務,以符合國際標準,保證出口!
可採用標準: 2006/42/EC, EN ISO 10218-1, EN ISO 10218-2, EN ISO 11161-1, EN ISO 12100, EN ISO 13849-1, EN 12622, EN 60204-1, EN ISO 13857, EN ISO 13855, EN ISO 13851,SEMI S2, SEMI S10, SEMI S8, SEMI S22, SEMI S14, SEMI S17, SEMI S28, SEMI S26等
請立即點擊上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話語:陳安論國際經濟法學(全四卷)》各編專論均立足於中國國情,從當代社會弱勢群體即第三世界的視角,探討和論證當代經濟法學科領域的基本理論以及熱點難點實踐問題。
《中國特色話語:陳安論國際經濟法學(全四卷)》作者致力於實行「拿來主義」和「消化主義」相結合,在積極學習和引進西方有關經濟法學新鮮知識的基礎上,站在中國和弱勢群體即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立場,認真加以咀嚼消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逐步創立起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法學科體系和理論體系,努力為社會弱勢群體「依法仗義執言」,為維護其應有平等權益而鍛造和提供推薦的法學理論武器。
作者介紹
陳安
廈門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會長(1993-2011)、榮譽會長(2012年迄今)。主要著作有《國際經濟法學芻言》《陳安論國際經濟法學》和“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主編和參撰的合著四十餘種,獨撰中、英雙語專題論文數十篇。
目錄
第五編 國際經濟法熱點學術問題長、短評
第一章 改進我國國際法教育的「他山之石」——歐美之行考察見聞 003
一、關於國際法專業人才的培養 005
二、關於國際法資料中心的建立 014
三、關於國際法專業力量的合作 015
第二章 從難從嚴訓練成果人才並出 019
一、實行「大運動量」訓練,過法學專業英語關 020
二、多學科交叉滲透,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023
三、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實務工作能力 025
四、充分信賴,畀以「重擔」,嚴密組織,嚴格把關 026
五、賦予較大「成才自留權」,加速形成「人才生産力」 029
第三章 「博士」新解 031
附錄一 官員與老闆:心儀博士帽 033
附錄二 「教授」貶值爲哪般 035
附錄三 該擠擠「學術泡沫」了 038
第四章 是「棒打鴛鴦」嗎?——就「李爽案件」評《紐約時報》報導兼答美國法學界同行問 041
一、李爽是何許人?「李爽案件」的背景如何? 043
二、李爽觸犯了什麽法律?犯了什麽罪? 046
三、是打擊「鴛鴦」的無情棒,還是拯救沉淪的救生圈? 049
附錄一 中國拘禁了法國男人的情婦 057
附錄二 法國外交官說中國拘留了他的未婚妻 059
附錄三 小題大做──評白天祥等人在所謂「李爽案件」上的喧嚷 060
附錄四 The Li Shuang Case: A Wet Blanket over Romantic Love? 062
附錄五 《紐約時報》報導英文原文 078
第五章 小議對外學術交流的「大忌」 089
第六章 向世界展現中國理念 093
第七章 朝著合作共贏方向發展推動國際經濟法理念變革 097
第八章 建構中國特色國際法學理論 101
第九章 「左公柳」、中國魂與新絲路——「七七事變」七十週年隨筆 105
第六編 有關陳安學術論著和學術觀點的書評等
第一章 《陳安論國際經濟法學》書評薈萃 117
一、陳安:知識報國,壯心不已 117
二、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的基石之作——評陳安教授的《論國際經濟法學》 123
三、試論秉持第三世界共同立場的中國特色國際經濟法學派的形成及其代表性成果 125
四、從陳安教授辛勤探索的結晶中感悟其治學之道 143
五、中國特色國際經濟法學的理念與追求——《陳安論國際經濟法學》的學術創新與特色貢獻 148
六、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管理的戰略思考——評《陳安論國際經濟法學》的主導學術理念 171
第二章 《中國的吶喊》書評薈萃 203
一、中國吶喊 發聾振聵 204
The Enlighten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Voice from China 207
二、晨起臨窗坐 書香伴芳菲——喜覽《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211
By the Casement at Dawn, in the Fragrance of New Book——A Joyful Browse of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212
三、弘中華正氣 為群弱發聲 214
Spreading China's Justice, Voicing for the Global Weak 217
四、老艄公的鏗鏘號子 發出時代的最强音——《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讀後的點滴感悟 221
The Sonorous Work Song of an Old Helmsma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Some Reflections and Thoughts After Reading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225
五、天下視野 家國情懷 公平秉守——讀《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231
Global Perspective, State Position and Equity Pursuance——Introducing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238
六、「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的先行者——評《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246
A Pioneer in 「Providing China's Proposal and Contributing China's Wisdom」——Review on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252
七、追求全球正義 抵制國際霸權 260
Pursuing Global Justice Resisting International Hegemony 268
八、國家主權等國際經濟法宏觀問題的深刻反思——評《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278
Reflections on State Sovereignty and Other Grand Themes of International Law 283
九、精當透澈的論證 盡顯大師的風采——簡評《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293
Precise and Thorough Analyses——Illustrating a Guru's Profound Knowledge——A Brief Commentary on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300
十、獨具中國風格氣派 發出華夏學術强音——評《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311
Academic Vo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 Commentary on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320
十一、把准南方國家共同脉搏的學術力作——評《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332
A Highly Recommendable Monograph that Senses the Pulse of the South 334
十二、國際經濟法研究的「中國立場」——讀《中國的吶喊》有感 337
A Chinese School of Jurisprudenc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342
十三、不為浮雲遮眼 兼具深邃堅定 ——評《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347
Never Covered by Cloud, Insisting Profound Insight——Comments on The Voice from China 350
十四、任你風向東南西北 我自巋然從容不迫——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重思:以陳安教授的國際經濟法研究為視角 354
Disregarding Whither the Wind Blows, Keeping Firm Confidence of His Owns——A Revisit to Prof. Chen's Research on NIEO 360
十五、老戰士新吶喊 捍衛全球公義——評《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369
An Old Warrior's New Defense of Global Justice——Comments on The Voice from China 372
十六、二十五年實踐顯示了一九九一年陳安預言的睿智 中美國際經貿關係需增進互補、合作和互相依存——評《中國的吶喊》專著第十四章 376
Twenty-Five Years of Experience Show the Wisdom of An Chen's 1991 Prediction of Increasing Complementarity, Coopera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of Sino-Americ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lations——Comments on Chapter 14 of Chen's Monograph 380
十七、評陳安教授英文專著《中國的吶喊》:聚焦ISDS和二〇一五中美BIT談判 384
Review on Prof. Chen's English Monograph——Focusing on the ISDS & 2015 China-U.S. BIT Negotiation 392
十八、矢志不渝倡導南南聯合自强與國際經濟新秩序——評陳安教授專著《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400
A Tireless Advocate for S-S Coalition and NIEO: Comments on Prof. Chen's Monograph 406
十九、中國呼聲 理應傾聽——評陳安教授專著《中國的吶喊》 413
China's Voice Deserves Hearing——Comments on Prof. Chen's The Voice from China 418
二十、魅力感召、法治理念與愛國情懷之和諧統一——讀陳安教授《中國的吶喊》有感 424
Harmonization of Charisma, Jurisprudence and Patriotism——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436
二十一、駁「中國威脅」論——史學、政治學與法學的視角——讀陳安教授《中國的吶喊》第四章 452
Rebutting 「China's Threat」 Sland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Politics and Jurisprudence——On Chapter 4 of Professor Chen's Monograph The Voice from China 457
二十二、論國際經濟法的普遍性——評《中國的吶喊:陳安論國際經濟法》 464
On the Universali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Comments on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477
國際経済法の普遍性について——An Chen,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Berlin / Heidelberg: Springer, 2013を素材に 495
二十三、一部深邃厚重的普及讀物——評陳安教授對「中國威脅」讕言的古今剖析 502
A Profound but Popular Reading Material——On the Anatomy of the“China Threat”Slander by Professor Chen 507
二十四、揭露「中國威脅」論的本質:三把利匕剖示美霸讕言真相 515
「China Threat」 Slander's Ancestors & Its US Hegemony Variant: Dissecting with Sharp Daggers 518
第三章 陳安早期論著書評薈萃(1981-2008) 563
一、立意新穎務實 分析縝密深入 理論實踐交融——對陳安主編《國際投資法的新發展與中國雙邊投資條約的新實踐》一書的評價 563
二、內容豐富 系統完整 洵是佳作——《美國對海外投資的法律保護及典型案例分析》評介 564
三、評陳安主編的國際經濟法系列專著(1987年版) 565
四、新視角:從南北矛盾看國際經濟法——評陳安主編的《國際經濟法總論》 571
五、獨樹中華一幟 躋身國際前驅——評陳安主編的《MIGA與中國》 579
六、深入研究 科學判斷——《「解决投資爭端國際中心」述評》簡介 581
七、國際投資爭端仲裁研究的力作——評《國際投資爭端仲裁——「解决投資爭端國際中心」機制研究》 583
八、俯視規則的迷宮——讀陳安教授主編的《國際經濟法學專論》 588
九、「問題與主義」中的「問題」——讀《國際經濟法學專論》 594
十、高屋建瓴 視角獨到——推薦《晚近十年來美國單邊主義與WTO多邊主義交鋒的三大回合》 600
十一、以史為師 力排「眾議」 說理透闢——推薦《南南聯合自强五十年的國際經濟立法反思》 602
十二、緊扣學科前沿 力求與時俱進——推薦《國際經濟法學》(第三版) 604
第四章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坐而論道,暢叙舊情 609
一、在「中國國際經濟法的研究方法暨陳安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上的致辭 609
二、我與陳安教授 612
三、誨人不倦 師道悠悠 614
四、陳安老師與中國國際經濟法事業 615
五、知識報國 後學師範 618
六、春分化雨育新人 622
七、八十感懷 623
八、高山仰止——寫於陳安老師八十壽誕之際 627
九、五「嚴」源自一「愛」 633
第七編 有關陳安學術活動的報導、函件等
第一章 媒體報導 639
一、在哈佛的講壇上——訪廈門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陳安 639
二、他把法的目光投向世界與未來——訪厦門大學法律系陳安教授 643
三、適應對外開放和發展外向型經濟需要,國際經濟法系列專著問世 648
四、為對外開放鋪路——記廈門大學法學教授陳安 648
五、就閩臺兩省結拜「姊妹」一事,厦門大學法學教授發表看法 651
六、理性務實的學術交流盛會——一九九三年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綜述 653
七、春風吹拂紫梅 白鷺振翅騰飛——陳安教授談廈門獲得立法權 657
八、第十二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頒獎大會圓滿結束(摘要) 660
九、第十二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頒獎 661
十、中國特色國際經濟法學的探索者和開拓者——陳安教授 663
十一、十位厦大學者入選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 665
第二章 學界來函 669
一、來函概述 669
二、來函選輯 681
第三章 陳安學術小傳及歷年主要論著目錄(以倒計年為序) 735
一、陳安學術小傳 735
二、陳安歷年主要論著 737
第四章 陳安論著、業績獲獎一覽(以倒計年為序/2016-1960) 747
一、國家級、省部級一等獎 747
二、國家級、省部級二等獎 748
三、國家級三等獎 749
四、廈門大學最高榮譽獎 750
後記 751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965366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你根本沒有錯做什麼,大家都是這樣子的。愛會消退。」 伍迪·艾倫 看到朋友發在群里的日曆,2019年僅剩10天,而今天,應景的是「宜隨風而逝」。 去年的某個時候,計劃著19年的鴻圖之志,好像下了一場冬雪,銀色的一片,幾個孩子在小區門口,雙手聚攏,捧起雪花,歡呼著,追逐著。那時,此情此景,無論寫下什麼,都好似百倍的精力和衝動。 我曾嘗試過幾次,第一次有感而發,有感覺了再寫點什麼。《王媽的麻將館》中,頭幾章就是由此而來,我本不想寫太多,就是一個簡短的小說,最多3千字足以。後來情緒帶動,為人物投入了情感,就一直延續下去。 第二次,由理性調配,給自己規定每天寫多少,如何做,做什麼。我常常晚上蹲在椅子上,看著電腦,想著如何進入人物,進入故事,一個小時過去了,毫無「感覺」,寫出來的也不盡如人意。 第三次,順其自然,比如《劫後餘生》光開頭就寫了三次,後來想用劇本的形式呈現,人物小傳都出來了。老師說,不行,題材太老了。只能自己開心,先寫小說。 有一段時間,不想寫,覺得無從寫起,什麼事都調動不自己的神經。直到疫情突襲。我想,要是讓神經越來越鈍,最後無論快樂憂傷,都體會不到絲毫情感,那是多麼可怖的一件事呀! 那天和朋友聊天,我才深刻體會到,每當自己處於一種無法調節,密閉的情緒之中時,看書讓我轉移注意力。而寫作,讓我更加聚精會神,甚至情緒緩解,心情振奮。 那為何要停下?不一定是什麼大事,奇事、巧事,任何生活中的點滴都可以寫。電腦上,寫到一半的小說,構思年前就想好了;19年書單,一本本都列出來了;疫情期間的小日記;寫給某人的書信··· 今天就爭取把19年書單寫完吧,希望沒有遲到。(前面是19年的開頭,後面是20年續寫) 《當尼采哭泣》 ... 19世紀末,兩位當代大師尼采和布雷爾,以患者和醫生的身份相遇了,莎樂美作為尼采的朋友,請求布雷爾一定要將尼采的病治好。布雷爾一開始只是走過場,而在對尼采的治療中,兩人各自的困境和掙扎愈發凸顯:布雷爾表面和諧的婚姻傷痕累累、尼採在無人理解,強行干預的長期「治療下「變得頭痛加重,一點點,角色轉變,撥雲見日般將兩人的病情撫慰。 該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歐文D·亞隆,表面上講述醫生與患者的故事,實則更像是用實例通過心理學的方式講訴自我剖析、救贖等問題,其中涉及哲學、女性意識、婚姻意識、情緒綁架、自我探索等。 不同於一般的理論書籍,《當尼采哭泣》將所有的觀點嚴絲合縫的融入到故事中,隨著醫生與病人的關係變化,高潮迭起,引人入勝。 在閱讀時,一邊是來自故事本身的酣暢淋漓,一邊是由故事引發的思考,驚喜和疑問一個接一個,到底尼采備受病痛折磨的原因出在哪裡?現實生活中,我們又是如何毫無痕跡的被感情、關係、情緒綁架並要挾?面對婚姻關係的惡化,以及對其他女人/男人的好奇,怎樣才能發掘「好奇「的本質?我們活著的目的又是什麼?怎樣才能做到所謂的「自由」? 這本書看得非常暢快,是老師推薦給我的。結束時,一本嶄新的書籍已經變得傷痕累累。我做了很多筆記,一頁一頁,每頁好像都能引起新的思考。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果然,現在回想起來,直接是尼采的:事實上,我痛恨某些人奪去了我的獨處,卻不曾提供我陪伴。 1、 我既不追隨典範的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為誰的典範,我只為自己而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沒有不可逾越的規則,而是有太多不可言傳的美妙感受——它們蘊含著我自身,在喧鬧的生活中,越受壓抑,越要呼喊出來。 2、「布雷爾醫生,這一個小時實在是太短了,我實在蠻貪心的,我還想多和你談談,我能陪你一同走回你的旅館嗎?」 3、 孤獨只存在於孤獨之中,一旦分擔,它就蒸發了。 4、 希望是最大的災難,因為它延續了人的苦難。 5、 我們對於慾望,比對慾望的對象要愛得多。 6、 真理的敵人不是謊言,而是深信不疑。 7、 死亡的最終報酬,是不必再死一次。 8、 不服從自己的人終將被控制,服從他人比支配自己要容易的多。 9、 或許癥狀是意義的信差,而且只有在它們的意義獲得理解後,癥狀才會消失。如果是這樣,我們的下一步就很明顯了,如果我們要克服這些癥狀,我們必須決定妄想貝莎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10、 尼采:事實上,我痛恨某些人奪去了我的獨處,卻不曾提供我陪伴。 《萬曆十五年》 ... 以前,我只喜歡歷史老師,為此還去老師家蹭過飯。 《萬曆十五年》如雷貫耳,卻從不曾好好的停下來讀一讀。細看,原來歷史的洪流一直從未停過,我們所經歷的不過是「重蹈覆轍」,我們的自以為是,不過是滄海一粟。 世界的格局因為男人們權力的鬥爭不斷變化著。權力高於一切,權力之下的犧牲品比比皆是。鼎盛時,傲視群雄;破敗時,一片哀鴻。 一個人再如何的翻雲覆雨,不過只存在短暫的一時。且再偉大的人也有其局限。 放大來看,人的一生是極其有限的。再放大來看,人生有限,宇宙無限。 胡發雲《死於合唱》、《隱匿者》等 ... 武漢,胡發雲所作。 現在一提武漢,心裡一震。 《死於合唱》講合唱團費普的一生。小說不長,很快看完了。 《隱匿者》給我的印象大於《死於合唱》。當時看完小說,在想,身邊這樣的隱匿者到底有多少?光天化日,每個人都是笑臉盈盈,而當黑暗來臨,有多少面孔是你不熟悉,甚至從沒見過的? 即使你像主人公般嚴以律己,拒絕一切賄賂、飯局、送禮,但是再往後挖,越是純凈是否就越是污穢?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而這樣的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主人公最後接納了自己的陰暗,敢於承擔,敢於站出來,求得當事人的原諒。其實反觀我們自己,誰不會犯錯,誰不曾有錯?真正的「隱匿者」,是怯懦的,逃避的,他以另一副面孔隱藏在我們中間。他們沉默,最後,踩一腳。 主人公的事跡,並不驚天動地,最後被政治勢力排擠也是預料之中。他的可貴之處在於勇敢,敢作敢當,敢於站出來,敢於面對曾經令自己恐懼的自己,也敢於從山峰墜入谷底。 一個字,敢! 生命就是這樣無畏,蓬勃的生命力就是敢於挑戰、敢於創新、敢於做自己未曾想想過的事。且包容、豁達、堅韌。 《西方哲學史》(上) ...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老師給我,我就看。以前吧,看不懂,先扔一邊,就像1年前,天哥送我的《第二性》,太厚了,一點點摸。 《西方哲學史》勉強能看,之前也有接觸過有關哲學的書籍。「要了解一個時代或一個民族,我們必須了解它的哲學;要了解它的哲學,我們必須在某種程度上使自己就是哲學家」。 羅素所言甚是呀。要是沒點哲學思維的指導,不就永遠的「牛頓機械論「了嗎?哈哈哈哈哈哈,想到最近看混沌李善友的《哲科思維》,幾個專用名字解釋的非常到位,也和本書所提到的某些觀點不謀而合。 哲學史看就行了,形而上的東西,再言,就少了它固有的味道。《西方哲學史》(下)還沒來得及讀,還買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媽呀,梁靜茹給我的勇氣吧! 《圍城》 ... 之前寫了一篇有關《圍城》的讀後感。想起前幾天,和一個普通人聊天,我說圍城,他明顯的拒絕狀態。問,你讀了嘛?他答,讀了。 恩,讀了,但是不願意和你砍。 對方總說我有問題,和他溝通不起來。可是我努力嘗試和你溝通之時,你卻緊緊關上門,如此怎麼產生共鳴? 首先是包容的態度。 圍城,不僅是被圍起來,還有自己把自己圍起來。 《上尉的女兒》、《都柏林人》 ... 這兩放一起說,是因為兩本原是中學必讀課本,我這沒事瞎讀,純屬打發時間。 都是經典,多讀幾次是有必要的。 《烏合之眾》 ... 大眾心理學,很好的解釋了眾智成愚。 李善友講自組織的湧現,用沙丁魚來舉例,一群群沙丁魚為了抵禦強敵,步調一致,方向一致。原本愚蠢至極的小魚,聚在一起後便能重新湧現出新的秩序,產生新智慧,整體大於部分之和。(螞蟻同理) 人呢?人會產生自組織嗎? 每個人都是聰明至極的,但是,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烏合之眾由此而來。 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聰明,每個人都把自我放在第一位,人類的自我精神,導致萬物為自己服務,自我第一位,其餘依次排列。 如何才能形成正反饋?唯有找到「自我」之上更高的信念和使命。 1、 群體易受暗示和輕信。 2、 群體常常誇大自己的感情,所以要想打動他們,只能用最極端的感情才可以。 3、 群體的誇大性,只作用於感情,而不會對智力起到任何作用。 4、 群體的多變只存在於表面而已,他們就像原始人一樣,有著堅不可摧的保守本能。他們迷戀與崇敬一切傳統,他們對一切有可能改變自身狀態的新事物有著無意識根深蒂固的恐懼。 5、 一個國家給年輕人什麼教育,就能知道這個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 劉恆小說集《貧民張大嘴的幸福生活》、《四條漢子》、《伏羲伏羲》 《力氣》等 ... 媽呀,大愛劉恆,少有的智慧之人。 前幾天看他演講,新瓶裝舊酒,淋漓盡致。講幸福:幸福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幸福是相對的,而且幸福應該是奢侈品,或許幸福就是一個陷阱。 講編劇作品:如果你想讓你的藝術品創造在人類精神世界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跡,讓它永久流傳,成為經典的偉大作品。你就必須過一種嚴格的自律的生活,必須把你的生命作為一種燃料,作為一把柴火,扔到你熱愛的事業中去,讓它充分燃燒。 好,回歸書本。劉恆的小說可讀性很強,語言樸實,比喻惟妙惟肖,他對底層人們有著深刻的痛的領悟,那種痛是建立在社會認知、還有自我認知之上的。他寫張大嘴,如此不幸,卻又如此幸運,在貧困甚至舉步維艱的生活中找幸福;寫《四條漢子》,生老病死、偶然意外、親人間的互相傷害,生活中的所有色彩都被繪畫出來,像一首詩歌,悲壯又美妙。 老師說,劉恆是少有的身兼編劇、作家兩職的智者。既能寫好小說,一字一句,惟妙惟肖;也能寫好劇本,人物性格,畫面展現。兩種不同思維,任意轉換。 看《伏羲伏羲》,入神;看《菊豆》,震驚。 《蒼河白日夢》 ... 同是劉恆所著,之所以單獨拎起出來,其一它篇幅較長,耐人尋味;其二作者刻畫人物性格的功底,著實令人驚艷。 小說以管家「耳朵」的視角,講訴了清末明初,江南小鎮,曹家大院內演繹的鮮為人知的往事。 曹老爺,永遠守著一口鍋,無所不煮,無所不吃。(蜘蛛、經血、兒媳胎盤) 曹老太太,永遠的信佛,不吃。(半月,甚至一個月) 大少爺,把持大權,一妻一妾,7個女兒,始終沒有傳宗接代之人,抓狂發瘋。 二少爺,留洋歸來,表面上聽話,骨子裡全是叛逆。他有嚴重的戀母情結,雖娶了妻子,卻無法行夫妻之實,最後媳婦和朋友相愛,有了孩子。遂離家出走,參加革命。 講訴者「耳朵」,本就極具封建傳統代表,他卑微、善良、喜歡二少奶奶,有點變態,又非常壓抑,眼看著曹家人一步步走向深淵,他心中嘆息、悲哀,看著一切悲劇醞釀、發展、爆發,他雖難受,卻只做奴才該做的,該說的。階級的觀念已經在他腦海中根深蒂固,無法逾越。 看書的時候在想,曹家人沒一個算的上「完整」,是什麼造成了他們性格的缺陷?什麼才算是「完整」? 哈哈,想撒呢?哪有真正意義上的「完整」! 《分成兩半的子爵》 ... 卡爾維諾,王小波的精神偶像。 後悔這麼晚才讀,一讀,上頭。簡短的故事,簡單的情節,沒有多餘的情緒,理性占據主場,哲學味越來越濃。 《分成兩半的子爵》一半善到極致,一半壞到極致。物極必反,每一個極致的盡頭,就是侵蝕。 一半,對另一半的渴望;從完整,到一半的分裂。 想起米蘭昆德拉說過:愛情是我們對失去另一半的渴望。《分成兩半的子爵》似乎可以讓我重新思考這種渴望。 不多說,來部分截取品一品。 1、理解時間上的每個人由於自我不完整而感到痛苦,理解每一事物由於自身不完整而形成缺陷。我過去是完整的,那時,我還不明白這些道理。我走在遍地的痛苦和傷痕之中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一個完整的人,不敢相信這樣的事實。 帕梅拉,不僅我一個人是被撕裂的和殘缺不全的,你也是,大家都是。我現在懷有我從前完整時所不曾體驗過的仁愛之心,對世界上的一切殘缺不全和不足都抱以同情。帕梅拉,如果你同我一起,你將會忍受眾人的缺點並且學會在拯救眾人的傷痛的同時,治療自己。 2、我們的感情變得灰暗麻木,因為我們處在同樣不近人情的邪惡與道德之間而感到茫然失措。 3、現代人是分裂的,殘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敵對的。馬克思稱為「異化」,弗洛伊德稱為「壓抑」,古老的和諧狀態消失了,人們渴望重新的完整。 《不存在的騎士》 ... 《不存在的騎士》、《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為《我的祖先》三步曲。 卡爾維諾曾說在《不存在的騎士》中爭取生存,在《分成兩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會摧殘的完整人生,《樹上的男爵》中有一條通向完整的道路。這是通過個人的自我抉擇矢志不移的努力而達到的非個人主義的完整,這三個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個階段。 何為《不存在的騎士》?就是阿季盧爾福完全靠一股透明的氣體支撐起整個鎧甲,沒有肉體,只有堅定的意志。他的行動指南就是規則。他精通劍道、戰爭、歷史、數學等等,堪稱完美,但是不肯說謊,因此沒人喜歡他。 而偏偏一個被所有士兵愛慕的女子卻瘋狂的喜歡上了他。一路追逐,一路尋找,最後,價值崩塌的騎士消失不見,只剩一副鎧甲。 精神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精神的力量,就如同騎士一般空洞,毫無慾望。 無意義,才去尋找意義,本質與存在需要共存。騎士追查自己爵位被授予的原因,最後發現自己拯救的人並非處女,而對方還因為自己的拯救變的痛苦。之前所有堅持的價值瞬間崩塌。而另一位一直跟隨著騎士的流浪漢,毫無自我,見到什麼,就認為自己是什麼。兩人同行,對比如此強烈。一個是本質但不存在,一個是存在但無本質。 《愛的藝術》 ... 很薄的一本,很簡單,卻很受用。從來沒有一堂課教我們如何去愛?而是告訴大家判斷對方是否愛自己,換言之是要求對方愛自己。 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但是這個「你對我好」,到底誰先開頭呢?除了父母、親人,無私的愛之外,陌生人之間,或者朋友之間,戀人之間,倒是該如何去愛?愛是一種能力,一種主動性,一種在付出中獲得快樂的行為。 好,我就直接列句子了。 1、成熟的愛是在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個性條件下的結合。愛是人的一種主動能力。 2、愛是一種行為,一個人能力的實踐,這種行為只能在自由中實現,而絕不能作為強迫的結果。 3、愛是創造愛的能力,無愛則不能創造愛。 4、作為「給予」行為的愛之能力,取決於那個人個性的發展。 5、愛的主動特徵明顯的表現在這樣的事實中,即所有形式的愛常常包含著共同的基礎要素: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 6、童稚的愛:我因為被愛而愛;成熟的愛:我因為愛而被愛;不成熟的愛: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7、愛依賴於相對的排除自戀,它要求謙恭、客觀和理解的發展。 ···· 這個我記了很多筆記,太好了,去讀吧! 《偷影子的人》、《打開一顆心》 ... 這兩本不多說,就是看著玩。(我擦,我為什麼要看《偷影子的人》?) 《自由的老虎》 ... 由一篇公號引發的連鎖反應,喜歡上沈誕琦,遂去讀了她的《自由的老虎》。 有時候我很羨慕,對於文字信手拈來的人,他們隨手就能寫出優美的、深刻的、讓人產生美感的文章。而我,則不。 我想不通,我去請教老師。 老師說,獨具天賦的人,少之又少,你看到那些對文字信手拈來的人,不知道私下下了哪些功夫? 果不其然,沈誕琦是個天才,還是個非常非常努力的作者。《自由的老虎》寫了普林斯頓的大神們,之所以是大神,必定經歷了常人從未經過的痛苦。菲茨傑拉德、喬治·凱南、斯科特·伯格、麥可·劉易斯、彼得·海斯勒···作者一邊上學,一邊花時間旅行、採訪、閱讀,一百多個周末,一本《自由的老虎》。 其實吧,讀這邊書的時候,很享受,一方面來自作者的精神力量,一方面吧,一個小竊喜,可以從中學習人物傳記的寫法,在職業實操中受益。當時採訪了萬茜,我腦子裡就在想,要怎麼寫她,跟著沈誕琦學呀,分幾段,幾個步驟,回憶、記敘、講故事撒的,挑選極具代表的往裡寫呀。這種快樂,很清晰。 1、於是,身份成了一種自我定義,也是寬容他人的定義,當「中國」兩個字變的那麼流動鬆弛,當一個人的身份不再由身份證和戶籍規定,人會感覺孤獨,像是漂流於海洋而非紮根土壤。 可是,人也會因此獨立,想要不斷離家遠行,去擁抱廣闊的世界。於是,我囉嗦了這麼久,想要講的似乎早就被我校的校訓給囊括了:為國服務,為萬國服務。 2、最美的風景是無法用相機記錄的,它只在當時被眼神全神凝視,在日後的想像中不受牽絆的重演, 《天龍八部》 ... 這個就不多說了吧?電視里演了無數次,算是超級大IP了,不看原著真的是超級大遺憾了。 中國人信命,認為永遠有一雙無情的大手操控著自己的人生。 《天龍八部》中的各色人物,是被命運捉弄的,受困於「貪嗔癡」的蕓蕓眾生,他們努力逃避命運,卻又被命運掌控。是網中人,也是織網人。 「俄狄浦斯」式命運,註定是一場悲劇。 其餘的還看了不少,就是不感興趣的沒有記筆記,《人類群星閃耀時》、《迷冬》等等。以前什麼都看,現在吧,覺得還是應該有所選擇。現在正在看V·S奈保爾的《米格爾街》,不長,估計很快就看完了。 人之所以有迷惑、困擾,掙扎,是因為自己知道的太少了,太有限了。多看,多學,多讀書,總是不錯的,到了一定程度,視角打開,迷惑自然就解開了。大話就不說了,大學時,暗下決心,要把學校圖書館裡的書都看個遍。結果如何呢? 現在就給自己定小目標,可以實現的就好啦,要知足。 前幾天,老師給我留一個思考題:誰是你生命個體的主宰?怎麼主宰的? 嗯,我還在想,在想ing。 End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5n5RD04.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4222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新竹滾齒刀切刃溝磨床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台北螺桿加工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台南馬達外殼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桃園橡膠V型皮帶整廠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
推薦CE認證輔導取得的檢驗公司 高雄不織布頭枕墊製造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推薦CE認證快速檢驗的公司 高雄全自動熱成型沖切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呼吸防護設備高雄CE認證測試單位 高雄紗布浸藥乾燥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N95口罩台南CE認證測試單位 彰化其他泵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